本评论转载自亚洲周刊,现将其全文转载。
中国梦的实现到底是靠黄晓明还是屠呦呦?
近期媒体关注有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黄晓明,结婚。 但两人的差别让我感慨良多! 当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黄的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 当黄晓明婚礼因参加的大牌太多,导致浦东和虹桥两机场几近瘫痪,婚礼现场比诺贝尔颁奖典礼都要隆重的时候。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 当黄晓明挥金如土,婚礼奢华,费用达两亿的时候,而诺奖得主屠呦呦呕心沥血,一生奉献,奖金却只能在北京买半个客厅,所获报酬远比不得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 这真的不会让年轻人以为读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吗? 当屠呦呦以身试药,历尽坎坷,若未获诺奖,必终身默默无闻;即使得奖,带来的是争论,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时候,黄晓明的婚礼带来的却是全国围观,全民羡慕,更被尊为典范。 我不敢想象,多少勤恳努力的人会受到多大的价值观上的伤害。 原来有句话叫:搞导弹的不如搞茶叶蛋的,而现在: 做科研不如演戏的; 卖技的不如卖艺的; 搞实的不如作秀的; 救命的不如搞笑的! 当开创中国自然科学先河,意义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事件却比不上两个艺人的一场婚礼的时候。 让我不禁以为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 当这社会虚荣成为风尚,看脸成为审美,娱乐成为主流,浮华成为氛围的时候,下一个诺贝尔奖,真的会从中产生吗?我们的民族真的能保持竞争力吗?我们的下一代真的能够肩负起强大自己、强大祖国的重任么?这种情形如若加剧,谁敢保证这一个诺奖“空前”但不“绝后”呢? 我们的文化喜欢务虚不务实,大众都喜欢树上的果实,不喜欢埋在树下的树根。但是没有树根怎么有果实,没有实力如何娱乐! 当欧美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馆、去参加科普活动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在看《中国好声音》,去听各种演唱会,去机场追星! 这样的价值观怎么能有竞争力?! 记得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后理想是什么?十个同学有九个骄傲的回答:“科学家!” 希望不要有一天,十个小学生有九个骄傲的回答:“大明星!"
若非注明,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转载:中国梦的实现到底是靠黄晓明还是屠呦呦?
最后一句真的是感同身受。。。
现在有几个愿意搞科学的。。。
对啊,娘娘。现在真正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肯定是科学家而不是那些搞笑的。科学家越来越少是因为科学家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成功,许多时候科学家能够成功就是因为灵感而灵感这个东西又不是说有就有的。况且我觉得科学家比明星价值高。科学家的一个小发现可能可以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而明星就是得一个奖上个头条就差不多了